老师让我脱她乳罩摸她乳视频|精品人妻天天做天天做天天爽|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花蝴蝶张淑芬兴云弄雨又春风

歡迎訪問灤州市人民醫院網站!

微信公眾號
立即關注
了解醫院詳情

老年健康知識

我的位置: 首頁> 老年健康知識

血糖控不好,大腦很受傷!糖友一定要留心這些中風信號!

發布時間:2023-04-28 15:48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病,2021年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1.4億。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發癥,腦卒中就是其中之一,俗稱“中風”,也是我國成人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

血糖控制不好,中風風險增加

血糖管不好,大腦很受傷,糖尿病患者的中風風險大約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③。糖尿病是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④。

中風具體分為缺血性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其中,糖尿病患者發生缺血性卒中的比例更高。2022年一項發表在《神經學雜志》涉及約83.8萬患者的研究發現,我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每3例中就有1例合并或可能合并糖尿病。

為什么糖尿病發生中風的風險高呢?這與高血糖加速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有關。而且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確診時伴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情況,同樣不利心腦血管健康。而大部分中風的病理基礎就是動脈粥樣硬化。

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生中風,病情也比非糖尿病更為嚴重,預后更差,更容易出現肢體功能障礙和認知障礙,住院時間更長,再次中風以及死亡的風險更高。

所有糖尿病致死原因中,腦血管疾病約占15%。所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除了做好血糖管理,提前了解中風相關信息非常重要。

一旦發生中風,會出現不同程度功能受損

中風一旦發生,腦細胞和神經細胞都會受到波及,從而影響全身。據統計,中風后約有70%~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受損,如偏癱、言語障礙、認知功能障礙、情感障礙等。

1. 行動受影響

偏癱是中風常見后遺癥,患者肢體運動控制能力與協調能力變差,如步行能力受到影響,上肢及手功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

2. 說話表達受影響

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聽理解障礙和語言表達障礙,出現閱讀、計算、寫字能力的下降,嚴重影響與他人的交流。

3. 出現認知障礙

中風也可能導致認知障礙,比如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注意力無法集中、言語表達能力變差等表現。

4. 吞咽功能受影響

有些患者會出現吞咽障礙,如飲水嗆咳、進食困難等表現。

5. 情緒受到影響

一方面,有些患者因不能康復到病前狀態,生活無法自理、無法正常工作等,長期沉浸在悲觀情緒中;另一方面,腦損傷可能導致抑郁,出現情緒的控制能力減弱,情緒波動大,情感脆弱,易傷感,無故憂慮等⑧。

警惕中風預警信號,記好“中風120”

一旦發生缺血性卒中(腦梗死),大血管每堵塞1分鐘就會造成190萬個腦細胞死亡,從發病到血管再通前,患者本人是沒有任何辦法去有效干預或者改善這種情況。所以一旦出現中風癥狀,及時就醫非常重要。

中風的常見癥狀包括:臉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無力或癱瘓,通常是一側身體。此外,還有神志迷亂、說話或理解困難;單眼或雙眼識物困難;走路困難、眩暈、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無原因的嚴重頭痛;昏厥或失去知覺等⑩。

為了更快速、簡單識別,中風主要癥狀可以概括為“中風120”口訣:

1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

22只手臂是否有單側無力;

0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

尤其是糖尿病這類中風的高危人群更要留意以上信號,若有上述三項任何一項突發癥狀,需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到有中風診治能力的醫院。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黃金救治時間為前4.5個小時。

生活中糖友如何預防中風?

1. 控制好血糖

糖友要遵醫囑規律用藥控制好血糖,定期做好血糖監測。

2. 做好其他治療

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還合并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疾病,增加中風風險,要遵醫囑做好降壓、調脂、抗栓、減肥等治療。

3. 改善生活方式

“管住嘴,邁開腿”是糖尿病管理的“五駕馬車”之一。每天要做適量的運動,如健走、八段錦、太極拳等;飲食方面要減少總熱量,多選低升糖指數(GI)飲食,少吃油脂,低鹽,主食多些粗雜糧,多吃蔬菜。進餐要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更利于血糖穩定。此外,戒煙、限酒。

同時,要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避免過度緊張、疲勞;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保持大便通暢,大便秘結時用力排便易誘發中風。

4. 定期做好復查

中風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復查,普通病人3個月一次,接受藥物干預的病人則每半個月或1個月一次,具體可遵醫囑定期做好復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預防中風的重要條件。現在,不少地區的醫院及社區中心都設有糖尿病并發癥篩查工作站,可以“一站式”了解身體狀況。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