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名腫瘤醫生患上癌癥后會怎樣?
4月21日,一則關于楊曉剛醫生的視頻引發熱議。作為一名血液腫瘤科醫生,長沙市第三醫院楊曉剛醫生已經與癌癥共處9年了。
這9年間,他需要不斷在醫生和患者兩種身份之間轉換。這種換位讓他更能共情患者的擔憂、恐懼與絕望。
2014年,37歲的楊曉剛被確診為原發性肝癌。肝病一直是縈繞在他頭頂的“定時炸彈”,從8歲開始跟著他,歷時29年的擔憂,楊曉剛從醫生處得知:他患有肝癌,并伴有肝硬化。對于長期和惡性疾病打交道的醫生來說,癌癥依然是一件難以短時間自我消化的事情。
但專業的判斷和冷靜的分析很快掩蓋了對癌癥的恐懼與絕望。通過手術治療,楊曉剛開始了長期的護肝之路和癌癥觀察。2022年8月,這場歷時8年的護肝之路上又響起了警鐘。癌癥復發了,轉移到了身體的其他位置。只能做手術、吃靶向藥控制病情……
楊曉剛醫生能感覺到身體多處的疼痛,這種隱隱傳來的痛感在夜晚會表現得更加明顯。腰大肌處術后頻頻疼痛,左腹部也因為手術粘連一陣一陣地疼。左腿則是因為神經損傷,走路的時候也有隱隱的痛感。
肝病的表現之一是食欲不振,而靶向藥會引發胃腸道的不適,主要表現是拉肚子。身體各處的疼痛不時發作,楊曉剛工作的陣地只能從病房轉到相對輕松的門診里。
楊曉剛從2歲患上了小兒麻痹,8歲患有肝病,37歲確診肝癌,45歲復發……這一路,他走得比所有人都更不容易。聽他分享經歷的患者首先是驚訝,他看起來健康又樂觀,她幾乎不敢相信一個年紀輕輕的醫生經歷過這么多風雨。
他說他覺得很幸運,原發性肝癌,能夠保持這么長的生存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與此同時,他還在看診,還在竭盡所能地幫助更多人。
對于楊曉剛來說,用自己的經歷去鼓勵患者不僅傳遞了醫生的慰問,他也接收到了更多的安慰。①
長沙市第三醫院血液腫瘤科醫生楊曉剛(左)為患者看診。受訪者供圖
癌癥不是突然發生的,
有很多機會可以避免
癌癥的發生需要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任何癌癥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從細胞突變到癌細胞形成,再發展到腫塊,最少也需要10年。比如肝癌、胃癌、宮頸癌就很典型。
萎縮性胃炎、息肉、肝硬化、病毒感染……雖然這些情況都可能與癌癥相關,但良性疾病→癌前狀態→癌變,卻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所以不必過于恐慌,發現后積極治療和調整生活方式,就可有效緩解甚至逆轉。
1. 肝癌
無論是脂肪肝人群,還是乙肝人群,如果不注重健康維護,都有發生肝硬化的可能,甚至轉變為肝癌。從已有病例來看,從肝炎發展到肝癌平均要花20~25年。
湖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腸外科主任醫師吳飛躍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身體出現8種情況要留心:(1)沒理由地感到疲倦乏力;(2)莫名出現消瘦;(3)消化道癥狀:(4)噯氣、消化不良、惡心、腹瀉、食欲減退、腹脹等都是肝癌常見的消化道癥狀;(5)發熱:中低度發熱現象,尤其是在夏天,在37.5~38.5攝氏度,一般持續3~5天;(6)出血傾向:在早期的肝癌患者中,常發生牙齦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傾向;(7)胸悶咳嗽;(8)肝區疼痛。
做好檢查:肝癌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做1~2次甲胎蛋白化驗和彩超檢查。
積極治療:肝硬化患者要及時接受規范的治療。
調整生活:合理減肥,戒煙限酒,避免過勞。
2. 胃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陸紅在2013年接受東方早報采訪時表示,胃癌的發生并非由正常胃黏膜上皮細胞驟然轉變為癌細胞,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大多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數十年。
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多為上腹痛、腹脹、腹部不適、食欲不振等。多由慢性淺表性胃炎遷延發展而來。最常見的病因是幽門螺桿菌長期感染,部分可能與吸煙、酗酒或用藥不當有關。
做好檢查:推薦淺表性胃炎每3年查一次胃鏡,慢性萎縮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鏡,并積極治療。檢測幽門螺桿菌,視情況進行規范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戒煙酒:萎縮性胃炎的嚴重程度和吸煙、飲酒正相關。
規律飲食:飲食要細嚼慢咽、少吃腌制食品、不要暴飲暴食、不吃辛辣霉變食物。平時多進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葉酸的食物,如獼猴桃、柑橘、草莓等新鮮果蔬。
3. 腸癌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副主任張凱在接受《家庭醫生雜志》專訪時表示,從息肉發展到腺瘤再到癌變,一般需要10年左右,稱之為“黃金十年”,因為在這十年之內檢查都可以做到早發現甚至癌前阻斷。
做好檢查:45歲以上人群、高危人群進行腸鏡檢查。每年常規體檢別放棄大便潛血試驗。
調整飲食:大量飲酒、吸煙,使基因突變,腸息肉的發生率也會提高。少吃高動物蛋白、高脂肪、燒烤煙熏食品。
注意大便信號:當出現黑便、便血或反復腹瀉/便秘情況時,說明身體已經向我們發出警報,請盡早就醫。
4. 宮頸癌
宮頸上皮細胞在HPV持續感染后,可從發生非典型增生再轉變為癌變,這個時間可長達10年或更長時間。
接種HPV疫苗:條件允許下可接種宮頸癌疫苗,預防宮頸癌發生。
做好檢查:有性生活的女性,注意定期做宮頸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測。
積極治療炎癥:積極治療慢性宮頸炎及宮頸癌前病變。性生活要注意衛生。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