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醫榜樣
追求精準病理診斷
守護人民生命健康
灤州市病理診斷中心主任楊瑞東
醫者,是救死扶傷的戰士,是拯救生命的勇士,更是解除患者疾痛的使者,對于灤州市病理診斷中心主任楊瑞東來說,病理中心就是他與病魔抗爭的戰場,每一臺顯微鏡,每一張切片,都是他消滅病魔的得力工具,他憑借著精湛的病理診斷技術,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他多年如一日,勤耕不輟、創新不止,以剝繭抽絲的耐性、精益求精的態度,始終奮戰在為病理診斷一線,用精準的病理診斷服務每一名患者,為患者的健康“用技”、“用心”守候。
讓病理工作引航醫者夢想
曾經的研究生同學問過他,為什么要做選擇病理,為什么非要做病理醫生,當時楊瑞東還是比較迷茫的,他只是喜歡鏡下“五彩斑斕”的世界,喜歡顯微鏡下微觀的世界。后來,當他研究生畢業后參加工作不久,他被一個鞠躬的場面震撼到了,也堅定了他從事病理工作的決心。
記得當時是個晚上和往常一樣,楊瑞東接到臨床醫生電話,告知他有肺部術中冰凍。安排了值班技術人員和他還有吳醫生耐心等待,出于習慣,每次冰凍前我要查看CT片,發現肺部有明確的占位,和輕微的胸膜牽拉,心想可能是癌。之后和影像科值班醫生再次溝通,提示可能是癌。大概過了40分鐘后,巡回護士把標本送了過來,我和吳醫生檢查標本,準備取材。這時診斷室外面有6、7個人在焦急等待著,他們每個人都眼里泛著紅,一個高個男人(后來知道是患者兒子)上來詢問:“大夫,結果出來了嗎?是惡性的嗎?”他們急切的話語、殷切的眼神,讓在場的醫生們倍感責任與壓力。楊瑞東安慰家屬,告知其請請耐心等待。之后,取材,看大體,腫物距離肺膜很近,不小、切面灰白灰紅色,質地中等。楊瑞東指示:取兩塊,帶上肺膜。取完后,技術人員開始切片染色,等待切片。一個蠟塊切2張,一共四張。低倍鏡下沒有看到癌組織,全是炎癥表現。他和吳醫生溝通后再次閱片,發現高倍鏡下可能有微生物的可能性。家屬在門口一直往里張望,也不敢出聲。楊瑞東和吳醫生商量后決定先通知手術室良性,炎性病變,微生物感染可能性大。與此同時,技術人員趕緊印片做特染。楊瑞東到診斷室門口和家屬溝通,告知家屬冰凍結果顯示病變是良性的。話音剛落有幾個家屬直接跳了起來,大聲說著良性的。此時吳醫生也回來了,所有家屬們對著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們趕忙扶起家屬們,連連對家屬們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此時此刻,楊瑞東覺得,病理科醫生是如此重要,因為,每張切片不只是簡單的一個冰涼涼的玻片,它是我們病理醫生大大的責任和擔當。在它的背后是一個生命,一個家庭。病理診斷縱然如履薄冰,但想到泛紅的眼神,想到鞠躬致謝的家屬們,楊瑞東就覺得一切努力與付出都值得,今后也必將踏著醫者不屈的步伐,依然砥礪前行,為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不懈奮斗!
讓堅持不懈守護患者健康
畢業時,很多同學都選擇了省、市級大醫院,他卻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導師的挽留回到了家鄉灤州,因為他知道基層更需要專業的病理醫生,因此,他扎根基層病理,服務基層群眾。
作為一名醫技工作者,他知道病理診斷工作無聲無息卻關乎生死,平淡無奇卻石破天驚,因為每一個診斷結果關乎的是無數個生命的歸宿、無數個家庭的幸與不幸。病理診斷工作雖然沒有直接為病人解除疾患,但“病理診斷”的結果對病人及家庭意味著一次“宣判”,直接關系到病人的治療方案和疾病預后,容不得絲毫馬虎,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他時刻警醒自己,每張片一定要慎之又慎,“一絲不茍”成了他始終堅持的工作作風。多年來,他一直堅持對每一份病理標本的制作、對每一份病理診斷報告嚴格把關。當病理診斷與臨床醫生的診斷不符合時,他總是第一時間與臨床醫生進行溝通、請教上級醫院專家,從不放過一個疑點。
讓不斷學習提升診斷技能
作為一名病理人,他深知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技術的重要性,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努力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他不斷積累知識及診斷技巧,利用業余時間,閱讀病理經典著作。2015-2016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進行學習,在學習大醫院的前輩病理診斷經驗的的同時,也慢慢學習病理工作的理念。
在新的理念指導下,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他的不斷努力下,2019年,建立了唐山市縣域醫院病理第一個PCR試驗室,并通過了現場評審,為新冠病毒的防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0年,為滿足臨床對腫瘤精準用藥的需求,帶領科室技術人員到唐山工人醫院、唐山中心醫院多次學習免疫熒光檢測技術,建立了唐山市縣域醫院病理第一個免疫熒光檢測試驗室,為縣域內乳腺癌患者的精準治療帶來福音。2021年,為滿足醫院職業病檢查業務的開展,去省職業病防治醫院學習了染色體畸變檢查技術,回來后經過先后20多次試驗,完美解決了染色體培養環境問題,建立了山市縣域醫院病理第一個染色體畸變實驗室,為灤州及周邊縣域職業病體檢工作的開展打下來堅實的基礎。
讓科學管理促進科室發展
作為科室負責人,他更是帶領科室人員認真學習落實十八項核心制度及上級醫療衛生文件精神,健全科室規章制度,全面實施醫療質量控制,不斷優化診療方案及工作流程,做到目標清晰、職責明確、賞罰分明。從規范收取標本到發放報告;從有疑難病理隨時討論到親自指導示范規范取材……事無巨細。為了讓年輕的醫師快速提升技術水平,每周1次業務學習雷打不動,教學相長,使自己的教學能力有了更高的提升,也在科室內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不斷開拓診斷視野,不斷更新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他帶領科室人員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舉辦的學術會議,聆聽著名專家學術講座,學習新的知識和診斷經驗,在他的領導和帶動下,通過多年不懈努力,灤州市病理診斷中心在本地區乃至周邊縣區的病理科專業領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此外,他還尤其重視科研工作,2022年,向河北省科技廳申報的科研項目《SOX1、PAX1與DNA定量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研究》已被確認立項,此項目已經結題。2023年,我院病理科被評為唐山病理重點專科創建單位。2024年,申報了唐山市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唐山市縣域乳腺病理培訓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