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行醫者仁心,守護腦血管患者生命線
神經內二科主任高志剛事跡
他36年來一直奮戰在臨床戰線,無私奉獻、兢兢業業,為每一名患者解除病痛;他具有堅定的職業信念,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練就了精湛的醫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具有高尚的醫德醫風,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工作熱情,深受同行的敬佩,贏得了病人及家屬交口稱贊……他就是灤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二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高志剛。
專注技術提升,提升專業水平
作為一名科主任和高年資的內科臨床醫生,高志剛深知醫療技術能力的重要性和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因此,他通過不斷努力學習神經內科領域先進的診療知識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擅長腦血管病急危重癥的搶救及重癥肌無力、格林巴利(急慢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周圍神經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炎、脊髓炎)、癲癇、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多發性硬化)、帕金森病的診治,尤其對腦梗死超早期靜脈溶栓及腦血管病血管內介入治療的評估有豐富的經驗。
在他的帶領下,神經內二科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成為以中樞(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及肌肉運動系統等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為主的臨床科室,科室以循證醫學為臨床實踐指南,建立完整的腦卒中單元診療體系,擁有床位50張、重癥監護病床6張,積極開展了腦卒中的一、二、三級預防,汲取國內外先進技術,銳意進取,不斷開拓思路,診療水平不斷提高,成功地開展了腦梗塞超早期溶栓技術,對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技術有了較成熟的治療經驗,積極投身到卒中防治中心建設當中,開辟了急診綠色通道,制定了橋接溶栓-顱內外大血管評估-取栓/拉栓流程,形成了對超早期缺血性卒中完整的診療體系。利用雙聯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技術治療TIA和小卒中,均取得了顯著效果。率先開展了缺血性腦血管病血管內治療病人的選擇并指導血管內取栓、拉栓技術的實施,以精湛的醫術和良好的服務贏得了廣大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無數贊譽。
隨著醫院CT、核磁共振等先進診療設備的更新,高志剛帶領科室人員進一步提高了對顱內外動脈狹窄、腦血管畸形以及腦動脈瘤的篩查與診治,進一步提高了對腦血管病的認識,加強了對腦血管病人的深入治療,由循證醫學邁向了精準醫學。通過醫院神經肌電的引進,積極開展了腦干聽覺誘發電位、視覺誘發電位、體感誘發電位、事件誘發電位、神經傳導速度等檢查手段,能夠早期診斷神經-肌肉疾病、急慢性神經脫髓鞘疾病以及多發性周圍神經病,并能較早評估腦血管病人的認知障礙。
強化科室管理,促進學科發展
作為科室主任,高志剛具有超前的管理意識及出色的管理才能,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強化崗位責任及目標管理,消除事故隱患,確保了醫療安全及醫療質量。在神經內二科工作任務重、危重病人多、醫療風險大的情況下,科室連年全面超額完成各項醫療指標。
他還尤其注重學科建設,多年來為學科建設嘔心瀝血,具有發展眼光及長遠規劃思維,通過定期培訓、選派醫生外出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年輕骨干醫師,逐步搭建科學合理的人才梯隊,為神經內科的學科發展奠定人才基礎。在他的堅持不懈努力下,培養造就出一支作風過硬、高素質的人才梯隊,使學科功能和整體實力大大提高,課題、成果、論文數量和質量逐年提高,科研技術水平躍上新臺階,在腦血管病防治、神經電生理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提高了醫院與科室的知名度。
與此同時,他還強調要加強紀律管理,科室影響力提升要靠過硬的臨床業務能力、新技術的開展。他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開展病例討論和學術交流,密切關注學科發展動態,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這有助于提高科室的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有助于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注重服務內涵,提升服務水平
高志剛帶領科室人員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將患者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反饋,及時解決患者的問題和疑慮。尊重患者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醫療服務質量,最大限度地為患者提供舒適、安全、人性化的服務環境;此外,他深知患者的心理狀態對疾病的康復和治療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告知科室醫務人員要加大對患者心理的護理,關注患者的情緒和心理變化,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支持,多措并舉提升服務水平。
無論是門診、查房,還是會診,處處體現出他對待患者的熱情關懷和高度的責任感,高超的醫術為病人解決了無數復雜疑難問題。尤其在在腦血管病、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癲癇、脊髓疾病、帕金森病等診治方而具有專長,吸引了患者慕名而來。在醫療工作中注重臨床證據,合理檢查,規范用藥;耐心解釋,認真負責制定治療及隨診計劃,明顯提高了治療的依從性及療效;注重對病人的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具有出色的醫患溝通技巧;高度重視疾病的預防,經常性地深入到農村等基層開展義診、深入到基層衛生院開展坐診,將優質的診療服務帶入基層,指導基層群眾控制疾病危險因素、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顯著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一位患者家屬滿懷感激之情,將親手書寫的兩幅裱好的字畫送到了高志剛的手中,感謝他在父親住院期間帶領科室人員給予了其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感謝他們用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給了他的父親第二次生命。他69歲的父親因言語不利伴右側肢體活動障礙2小時入院治療。入院時,老人意識清楚,不完全性混合型失語,雙眼球左側凝視,右側中樞性面癱,右側肢體肌力1級,NIHSS評分12分。接診醫生經查體診斷其為急性腦梗死,立即為其開通腦卒中綠色通道,完善檢查,給予超早期靜脈溶栓治療。溶栓后,老人言語不利好轉,雙眼球各向運動充分,右側肢體肌力4級。經過科室人員精心治療護理一周后,老人的癥狀進一步改善,治療效果得到了家屬和老人的認可和稱贊。這只是高志剛工作中最普通的一個縮影,多年來他帶領神經內二科醫護人員以救治患者為己任,為廣大腦卒中患者的健康樹立了堅實屏障!
“醫術高超”、“醫德高尚”、“妙手回春”在一面面鎏金大字的鮮紅錦旗面前,高志剛只是淡淡一笑,他深知這些都是對他所帶領團隊的無聲褒獎,更是無盡的動力。在這里接受過治療的患者們說得最多的就是:“ 高主任技術好,人也好。”他每年接待門診患者約4000余例,診治住院患者近2000例。他以細致的診察、完善的診療方案、通俗易懂的醫患溝通,受到了病患們的信任和贊賞。醫者父母心,奮戰三十六年,精神矍鑠、略顯瘦削的高志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們詮釋著醫生這一神圣職業的崇高與責任,踐行著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編輯:外聯部 侍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