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結核菌素試驗?
PPD是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的簡稱,PPD皮膚試驗即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是診斷結核病的輔助方法之一。通過檢測人體針對結核菌抗原的遲發型變態反應情況,判斷人體是否受到結核菌感染。PPD皮膚試驗是將5個單位PPD注射到人體前臂皮內,觀察72小時反應。
2新生入學為什么要做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傳染病,我國法定傳染病報告信息系統顯示,最近數年學生肺結核報告發病數占全人群4%-6%。學校是人員高度集中的場所,學生相互間接觸頻繁,一旦有人發生肺結核,如發現不及時或治療不徹底,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既影響學生個人的健康和學業,又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PPD檢查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新生入學體檢項目之一,目的是幫助初篩疑似結核的患者。兒童處于生長發育關鍵時期,免疫系統發育欠佳,容易被周圍病菌感染,加上兒童防患意識不足、學業壓力、接觸人群密集等多種因素從而使兒童為發生結核病的高危人群。
結核菌素試驗存在哪些禁忌癥:
1發熱(體溫大于37.5℃);
2患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感、肺炎等),急性眼結膜炎、急性中耳炎;
3有多種藥物過敏反應史、癔癥史者;
4受試者患有全身皮膚病;
5血液病;
6臨床醫生判定暫不合適進行PPD試驗的其他情況。
三做結核菌素試驗后注意什么?
1試驗后在原地休息30分鐘,無不適后再離開;尤其是過敏體質者,要注意有無過敏反應。
2接種后無須用棉簽按壓針口, 48~96小時內不要沾水,不要在注射部位按壓揉搓和肥皂刺激,不要用激素類藥物,不得用創可貼或其它敷料進行包裹,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否則易引起局部炎癥或破潰,影響結果的判斷和局部的修復。
3試驗后72小時看反應結果,提前或推遲規定時間會影響結果判斷的準確性。
4觀察試驗后反應。一般無不良反應,曾患過結核病者或過敏體質者,有的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紅、腫、癢、水泡、紅斑、破潰等,處理方法:局部未破潰、感染則無需處理,數日后自行消退;若抓破、感染或自行破潰則在醫生測量結果后到醫院進行消毒等對癥處理即可。
檢查結果如何判定?
1PPD試驗后48-96小時觀看結果,最好72小時
2用筆畫出橫、縱徑。先橫后縱,用mm表示
3有雙圈、水泡、壞死、淋巴管炎時,在硬結后記錄
PPD硬結反應:以硬結平均直徑表示。硬結平均直徑=(橫徑+縱徑)/2。
結果判斷:目前我國PPD 試驗陰性和陽性反應不同等級的判斷標準為:
陰性(-):無反應或僅有輕微紅暈,硬結平均直徑在5毫米以下者。
陽性(+):硬結平均直徑5-9mm者為一般陽性;
陽性(++):硬結平均直徑10-15mm為中度陽性;
陽性(+++):硬結平均直徑大于或等于15mm為強陽性;
陽性(++++):硬結平均直徑大于或小于15mm,但有水皰、壞死、潰瘍、雙圈、淋巴管炎等任意一項者為強陽性。
不良反應及處理
PPD試驗一般無不良反應。偶見以下反應:
1局部反應:紅腫、水泡、淋巴管炎(結核病人或過敏體質者)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嚴重者可給予局部消毒抗感染。
2發熱:若出現,多數為低熱一般自行消退, 可對癥處理。
3暈厥:注射后5—30分鐘發生,極少見,多數為心理因素,可做其思想工作,口服糖水,平臥休息。
注:陽性反應表明機體對結核桿菌有變態反應,過去曾感染過結核,但不一定表示有結核病,因接種過卡介苗的人也呈陽性反應。強陽性反應則表明可能有活動性感染,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結核病。陰性反應表明無結核菌感染,但應考慮以下情況:如受試者處于原發感染早期,尚未產生變態反應,或正患嚴重結核病,機體已喪失反應能力,或受試者正患其他傳染病,在此類情況下,均可暫時出現陰性反應。
學生要怎么預防結核病呢?
學生應該做好入學體檢,主動了解結核病的相關知識,增強體質,營養均衡,保證足夠的睡眠,適量戶外鍛煉,室內通風,注意咳嗽禮儀,被褥、衣物常曬太陽,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圖片來源于網絡,只為更好地科普宣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撰稿:感染疾病科 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