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推進醫共體建設
自灤州市人民醫院醫共體成立以來,灤州市人民醫院充分發揮牽頭醫院的引領作用,切實成為服務群眾的“中堅力量”,醫共體建設碩果累累,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更為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
優化基層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將替換下來的醫療器械設備按需下撥至各基層衛生院,其中包括1.5T核磁、移動式數字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微量注射泵、醫用等離子體空氣消毒器、LED手術無影燈等,在灤州市衛健局的大力支持和幫眾下,使其床位增加3.5倍,提升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2023年,10家醫共體醫院門急診患者39.84萬人次、同比增長36.54%;出院患者1.86萬人次、同比增長44.37%;衛生院床位使用率90.89%、同比增長46.28%,住院次均費用下降12%,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有序下沉。堅持內引外聯促進服務能力提升,借助農工黨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民網·人民健康高質量發展專家報務平臺和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平臺,在技術管理、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合作共贏,引入京津優質專家技術資源和管理專家團隊定期到我市坐診、義診和技術指導,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掛上“京津專家號”;與唐山市人民醫院、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等組建醫聯體,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攻克瓶頸問題。2023年,完成三級手術3119臺、四級手術1083臺;醫療業務收入42947.6萬元,同比增長1.7%;完成門、急診量646015人次,同比增長10.25%;出院33869人次,同比增長17.69%;床位使用率88.77%,治愈好轉率89.35%。
做好醫療巡診強化人才培養。遴選400余名執業醫師,組成13個工作隊嵌入鎮街網格,定期進村入戶開展巡診、義診,2023年開展健康講座義診116次,受益群眾1.1萬余人次;組建10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2023年,為百姓提供健康管理與指導等服務69次,服務百姓2324人次;建設10個“名醫基層工作室”,成立醫共體榛子鎮糖尿病聯合門診和九百戶肛腸聯合門診,2023年開展多學科能力提升巡回培訓39次,培訓1118人次。同時,將“流動CT檢查室”搬到鎮村一線,打通群眾看病就醫“最后一米”。2023年,6350名基層患者在家門口用二級醫院80%的價格享受了CT檢查服務。
推進醫療資源共享中心建設。成立心電網絡診斷、醫學檢驗、影像診斷等8大中心,實現了京津冀優質資源互享、醫共體內部抱團發展。2023年,出具報告9.5萬余份,雙向轉診病例614例,遠程會診咨詢2511例,通過遠程心電診斷使303名危重患者得到及時救治;縣域內門急診和出院患者次均費用分別下降20.98%和10.17%,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灤州市衛健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灤州市人民醫院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牽頭醫院優質資源下沉、與京津三級醫院聯建共享等方式,進一步鞏固發展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分類就醫格局。2023年,縣域內就診率90.35%,同比增長1.67%;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人次占比62.56%,同比增長6.78%;特別是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97.5%的感染者在鎮村得到了有效救治,讓醫共體建設惠及基層百姓。
編輯:外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