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我脱她乳罩摸她乳视频|精品人妻天天做天天做天天爽|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花蝴蝶张淑芬兴云弄雨又春风

歡迎訪問灤州市人民醫院網站!

微信公眾號
立即關注
了解醫院詳情

醫療動態

我的位置: 首頁> 醫院動態 > 醫療動態

灤州市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ESD(內鏡粘膜下剝離術)!

發布時間:2020-01-06 10:30

2019年12月26下午,灤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實施首例ESD(內鏡粘膜下剝離術),在天津一中心醫院王燁教授指導和幫助下,成功在內鏡下完整切除約2.0cm大小的腸道腫瘤。此項技術項目的開展,不開刀也能切除消化道早癌及良性腫瘤,給消化道疾病患者帶來了健康福音!

病例分享

2019年12月,患者因大便習慣改變入院檢查,通過電子腸鏡檢查發現距乙狀結腸處有一處約2.0×2.0cm的隆起性腫物,病理提示:重度不典型增生考慮局灶粘膜內癌變,患者合并腹主動脈瘤,腎錯構瘤,腦血管病史,過敏體質,與家屬和患者溝通后,決定微創內鏡下ESD手術,將腫瘤切除。


此次手術過程順利,整體做完大約1小時,術中無出血、穿孔等現象,手術創面平整,術后患者無不適癥狀,術后病理顯示為早癌,完全治愈性切除,目前康復出院。

術后病理顯示,脈管內無癌栓,未見癌組織侵犯神經,側緣及基底切緣未見癌殘留,完全治愈性切除,患者需術后定期隨診腸鏡。


關于“ESD”

ESD術全稱內鏡粘膜下剝離術,是消化內鏡高難度的微創技術之一,一般通過肛門、口腔將內鏡置入人體內,可以在不改變消化道結構的情況下完成手術,出血量小、術后恢復快。主要針對消化道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早癌、大于2cm廣基息肉及粘膜下腫瘤等疾病,方法是在內鏡粘膜下進行注射后,再利用特殊的高頻電刀將病變所在的粘膜逐漸剝離而達到治療效果。

該手術對醫生的手法要求極高。人的腸壁共有5層,即粘膜層、粘膜肌層、粘膜下層、固有肌層和漿膜層,加起來厚度不過3-5mm。醫生手持長約1m的內鏡管,在空間不足3mm的范圍展開操作,一層層切開“薄如蟬翼”的膜,同時要處理周圍諸多血管,完整地將腫瘤切出,稍有不慎,將會造成大出血和穿孔,可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而且對病理要求特別嚴格,要求各個切緣及基底面均需觀察有無殘留。該手術的成功實施,離不開手術醫生精準的操作和病理醫生細致的標本固定。

目前,只有天津北京大型三甲醫院少數專家可以進行ESD手術,灤州市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ESD手術,是灤州市內窺鏡微創技術發展史上又一里程碑,該項手術技術的開展給廣大消化道疾病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

為給廣大患者提供更好的診療服務,灤州市人民醫院不斷外聘上級醫院知名專家、開展新技術新項目。與此同時,還購買先進的醫療設備,2019年12月,消化內科購置奧林巴斯290系統及260治療內鏡、二氧化碳泵、高頻電刀,并借助北京天津各大三甲醫院的診療資源,聘請專家來院坐診、會診、手術,讓患者少跑路,減少了他們的就醫成本,讓灤州市人民群眾看病更價廉、方便、優質,讓他們在家門口享受三甲醫院的優質診療服務。

灤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再次提醒大家:不要懼怕胃腸鏡檢查,今年科室進行無癥狀體檢胃腸鏡2000余人,發現息肉近300例,消化道腫瘤8例,其中早癌2例,息肉和早癌均得到鏡下有效的微創治療。